close
西北雨和午後雷陣雨有什麼不一樣呢??還是一樣的意思~只是說法不同呢??
eakfix">
西北雨就是台灣炎熱的夏天中,常見的午後雷陣雨;它是由強烈的上升氣流形成積雨雲所下的雨,雨勢來得又急又快,雨滴也很大,有時甚至伴隨著大太陽,下雨前的下降氣流還會帶來高空中溫度較低的涼風,所以除了「西北雨」這個俗稱以外,也稱做「風時雨」;至於為什麼這種天氣現象會被稱為「西北雨」,其實眾說紛紜,說法不一,以下是我所聽過的四種說法: 說法一:西北雨是由東南方移向西北的雲所下的雨 在古書淡水廳志.風俗考載:「五﹑六﹑七月間盛暑,鬱機東南雲蒸,雷聞震厲滂沱立至,謂之西北雨,蓋以東南風一送雨,仍歸西北也,此雨不久便晴,多連發三午。」 主要是指西北雨與台北盆地的地形有關:夏季季風為西南風,與台北盆地西北方淡水河口的海風對流,容易在台北盆地的東南坡形成對流雲,並從東南方移至西北方落下,因此稱為西北雨。不過,事實上這些對流雲不一定往西北方移,也會移向北方或東北方,視當時的天氣而定;另外,台灣也不只是台北才有「西北雨」的俗稱。 說法二:西北雨一詞是福建方言 西北雨原本是大陸福建的方言,因為在福建地區西邊是山、東邊是海,西北雨是指西北邊山區所移來的大雨。雖然台灣的地形剛好相反──東邊是山,西邊是海,但台灣有許多先民來自福建,仍慣用這個詞來形容台灣夏天的雷陣雨。 說法三:「西北」代表「太陽西斜時所下的雨水」 西北雨的「西北」,並不是「西北方」的意思,而是午後太陽「西」斜後所下的「雨水」(因為「北」字代表水),因此老人家也有「落西北」的說法。 說法四: 西北雨?獅豹雨?三八雨? 有人說,西北雨其實是台語「獅豹雨」或「三八雨」的訛傳,意思在形容這種驟雨給人兇猛、突如其來或蠻不講理的感覺;後來因為發音相似,而被誤傳成「西北雨」。有此一說,不過....仍待證明 參考資料 http://www.bud.org.tw/answer/0109/010919.htm 何謂西北雨? 西北雨就是台灣夏天常見的雷陣雨﹐在台灣的老人家把西北雨稱為〝風時雨〞﹐它來的快﹐去的也快。明亮的豔陽天﹐忽然間烏雲移到頭頂﹐一陣昏暗﹐接著一陣涼風﹐然後就是大顆大顆的雨滴猛烈從天而降﹐還伴隨著閃電響雷﹐常常把路人淋得措手不及﹐跑得快的人﹐隔著一條大街﹐仍然是在豔陽天底下﹐回頭看對街下著傾盆大雨﹐這就是西北雨的典型景象﹐正如農諺說的:西北雨落不過田畔。 西北雨是由強烈上升氣流形成積雨雲下的雨。積雨雲垂直發展至高空可達10公里﹐雲的下半部0℃以下為水滴組成﹐雲的上半部在0℃以上是由冰晶組成﹐積雨雲內部上升及下降氣流都很強﹐雨滴大﹐甚至有冰雹﹐所以落下的雨滴和雨勢都很大﹐下雨前的下降氣流會帶來高空溫度較低的涼風。由於積雨雲的水平範圍只有數公里或數十公里﹐所下的雨時間短暫﹐下雨地區也不大﹐才會有<東邊下雨西邊晴>的奇景。 以前在台北稱午後雷陣雨為<西北雨>﹐是和台北盆地的地形有關﹐淡水河口位於台北盆地的西北方﹐夏季的西南風和來自西北方淡水河口的海風﹐配合熱對流﹐容易在盆地的東南山坡形成對流雲﹐並發展成積雨雲而形成雷陣雨﹐從東南方移向西北方﹐所以才叫西北雨。實際上﹐並不完全是這樣﹐只是以前的人觀測能力並不十分精確和完整﹐雷陣雨有移向北方或移向東北方﹐就看當時的天氣型態而定。 簡單講午後雷陣雨的發生是熱對流旺盛的關係... 是為夏季典型氣候現象... 夏季白天多為出大太陽... 而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... 屬於水氣較多的... 所以當白天太陽出來使地表加溫... 而地表溫度上升使水氣上升到了高空形成了雲... 地表溫度越高熱對流就越旺盛(水氣上升運動明顯)... 而形成的雲在空中互相摩擦碰即產生雷雨... |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